平房翻新改造中,若室內墻圍磚不拆除,可通過以下五方面實現低成本、高效改造:
一、表面清潔與預處理
專業術語:界面劑處理、空鼓檢測
使用高壓水槍或中性清潔劑徹底清除墻磚表面油污、浮灰,確保基層潔凈。
通過敲擊法檢測空鼓區域,對空鼓率>15%的磚縫進行灌漿加固(如環氧樹脂注漿),避免后續開裂。
涂刷專用界面劑(如混凝土界面處理劑),增強新舊材料粘結力。
二、局部修補與加固
專業術語:瓷磚修復膠、碳纖維加固
對破損、缺角磚體,采用瓷磚修復膠(如環氧修補砂漿)進行局部填補,打磨至平整。
對受力較大的墻角、梁柱交界處,粘貼碳纖維布(如12K碳纖維布)進行抗裂加固,提升結構穩定性。
三、表面覆蓋層施工
專業術語:薄貼法、柔性膩子
薄貼法貼瓷磚:在原磚面直接粘貼4-6mm厚瓷磚,需使用瓷磚膠(如C2級瓷磚粘結劑)并配合齒形刮板施工,確保粘結強度。
柔性膩子找平:若需涂料飾面,先批刮2-3遍柔性耐水膩子(如N型耐水膩子),吸收基層應力,防止開裂。
四、防水與防潮處理
專業術語:背水面防水、防潮層
在衛生間、廚房等潮濕區域,涂刷背水面防水涂料(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),厚度≥1.5mm。
在地面與墻體交界處,增設防潮層(如1.2mm厚聚乙烯丙綸卷材),阻斷毛細水滲透。
五、裝飾層施工
專業術語:薄型裝飾板、藝術涂料
薄型裝飾板:安裝3-5mm厚PVC飾面板或硅酸鈣板,通過結構膠直接粘貼,減少荷載。
藝術涂料:采用彈性乳膠漆或仿石漆,通過噴涂或滾涂工藝,實現仿磚、仿石等裝飾效果。
注意事項:
施工前需進行拉拔試驗,確保原磚面粘結強度≥0.5MPa。
薄貼法瓷磚需預留1-2mm伸縮縫,避免熱脹冷縮導致空鼓。
潮濕區域需先進行48小時閉水試驗,確認無滲漏后再進行裝飾層施工。